新华网济南8月31日电(江昆)吃一顿营养可口的午饭,对很多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对于年事已高的空巢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来说,却很不容易。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解决孤寡、独居等特殊老年群体“一餐热饭”问题,扎实推进城乡老年人助餐服务,山东威海荣成市创新发力,自2018年底开始,由荣成市委市政府、民政局牵头探索发展“农村暖心食堂”新业态,重长效、强安全、提品质,努力将“一餐热饭”跟踪到底,切实办好民生“食”事。
注重覆盖率
全市“食堂”数量持续提升
在农村,让老人们一度头疼的两件事,一是吃饭,二是照护,对于无依无靠的特困人员、高龄留守老人等更是如此。
“以前平时就自己一个人,年龄也大了懒得动弹,有时候午饭凑合一下就过去了。”不少在暖心食堂就餐的老人都有如此感慨,此前,他们因为身体或其他原因,往往凑合一顿是一顿,既无法保证“按时吃”,更不能达到“吃得好”。
“现在有了这个食堂,别提多方便了,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吃饭期间,不少老人激动地说道。
据介绍,自暖心食堂开办以来,荣成市暖心食堂建设进度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全市22个镇街共建成暖心食堂463处,其中,村级互助型344处、集中配餐型113处、暖心饭盒型6处,覆盖全市59.2%的村居,其中,乡村振兴样板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集中解决1.5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的“一餐热饭”问题。
立足办实事
志愿服务不忘“精神食粮”
一餐热饭,慰藉了老人,方便了家人。这一餐热饭,全部出自各村、各社区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巧厨娘”志愿服务队之手。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作为志愿者,为老人免费做饭,感到光荣!”谈及服务初衷,不少志愿者都如是说道。
据介绍,荣成市优化了农村信用管理办法,出台《“暖心食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信用为激励,以志愿者为主体,鼓励引导志愿者积极参与暖心食堂运营。对参加“暖心食堂”的志愿者,给予双倍信用积分,有效调动了妇女志愿者参与食堂服务的积极性,目前参与志愿者达到3万多人,成立近400支“巧厨娘志愿服务队”,负责所有暖心食堂的日常服务。
同时,还可以通过智慧食堂App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积分“信用银行”,3A级信用等级不仅可以享受免费乘公交、游景区、住院押金减免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还能在每季度获得信用表彰;通过“积分+兑换”“红榜+灰榜”等方式,荣成有效实现了志愿信用同频共振,营造了“信用有价、志愿光荣”的浓厚氛围,形成“信用志愿深度融合”的荣成模式。
除此之外,在肚子被填饱的同时,自然也不能少了精神食粮。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不少暖心食堂立足“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实行设施共享,配备了包含阅览室、休息室、康复室、棋牌室等在内的一系列基础娱乐设施,为老人及社区居民提供一系列暖心服务。
更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吸引着不少社区大叔、大婶们登台表演,既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彰显了当地各个社区的精气神儿,体现着荣成全市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城市风气。
探索新模式
闭环机制保障长线运营
暖心食堂如何让老人长期受益?持久运营的钱从哪儿来?
以一个暖心食堂服务20位老人计算,按两素一荤一汤的标准,每人每天需6.5元;服务人员按每天3人计算,需支付报酬180元;再加上各类厨房用品支出以及食堂装修,一年下来运营成本约9万元。“但我们开办暖心食堂的原则是不给村(社区)增加额外负担。”荣成市民政局局长王彤表示,荣成市将食堂建设与开办农村幸福院结合起来,用好各级对农村幸福院的奖补资金,同时整合各部门专项基金用于食堂发展,把基金池建好。
不仅如此,荣成市为做好食堂监管,为暖心食堂提供长线运营保障,探索出“六维管理”模式,即在突出政策保障的长度、强化部门联动的力度、激发暖心捐赠的热度、营造规范暖心的温度、深化监管调度的精准度、保障档案留存的完整度六个方面集中发力,以“政府推动、村级建设、志愿服务、爱心捐助”的运作模式,宣传部、信用中心、民政等九部门联动,统筹协调、定期调度,建立起了“市级统一调度—民政牵头抓总—部门协同配合—镇街具体指导—村级高效实施”的闭环管理机制。
“‘暖心食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荣成起到了夺阵地、聚群众、种思想、兴风尚的作用,大大助力了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荣成市委书记包希安表示,荣成市创新探索出的“志愿+信用”文明实践路径,通过党建为引领、志愿为载体、信用为抓手,系统解决了“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多久”的问题,志愿服务由过去的“让我做”转变成为“我来做,抢着做”,数十万名志愿者成为了村级事务的“管理者”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群众在参与文明实践过程中增进了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更加牢固,政府工作支持率和干群互信度大幅提升,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荣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