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无锡5月28日电 题:“异地同城”的生活正在长三角地区成为现实
作者 杨颜慈 孙权 王逸飞
经过多年努力,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正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5月2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发布会上,10个有轨道交通城市实现“一码通行”、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开通等成果一一发布。“异地同城”的生活正在长三角地区成为现实。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战略布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最大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是最具创新力、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产业融合加速,制度创新成效显著,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在无锡入院治疗,就相当于住进了上海瑞金医院。”瑞金医院无锡分院院长黄祥介绍,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如今上海瑞金医院的专家们可以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示教、远程查房、远程读片等方式,对瑞金医院无锡分院的医疗质量进行总体把关。
在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的相互流通已成为常态。
“不破行政隶属,但打破行政边界,实现共通共享。”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称“示范区”),跨区域的公共服务正在加速打通和共享。
截至目前,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三地共有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已接入门急诊联网结算系统,三地的参保人在示范区内免备案异地就诊时,医保待遇与参保地保持一致,真正享受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共享,直接惠及示范区内三地参保人员约230万人。
交通互联、产业共融、生态共治、民生共享……长三角一体化正从全面加速迈向全面深化。
在产业方面,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的案例频繁呈现。
“公司的生产线采用了汇邦自动化的产品,我们的上游有着大量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公司。”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位于皖苏交界的来安县,该公司生产运营总监刘继丰称,公司是长三角完整光伏链条的受益者。
在交通互联方面,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10个有轨道交通城市已实现“一码通行”。“在长三角地区通地铁的城市,我们用‘Metro大都会’App可以实现‘一码通行’,甚至有的城市的公交车也支持。”朗新科技集团副董事长张明平说,长三角的一体化,是人流、物流以及数据的一体化。
在张明平看来,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数据赋能一体化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生态共治方面,元荡湖治理、太湖水治理以及天目湖水质提升等都是多方联动的典型案例。
在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协调下,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共谋一个项目、共建一批机制、共绘一张蓝图、共商一套标准、共推一份计划,对元荡湖及其周边支流进行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等治理措施,并建设景观步道和骑行道。
“为保护天目湖的水质和生态,溧阳与郎溪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合理补偿,引导天目湖上游的养殖户退出青虾养殖。”溧阳市天目湖镇党工委副书记杨育美介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迈入新发展阶段,在完成“退养还湿”后,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水质与生态更加优良。
产业链协同工作机制建立,一批合作示范园加快打造;三省一市联合签署《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体化工作备忘录》,沪苏浙共推太湖沿岸生态湿地修复、苏皖开展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发布会上,这些成果令人振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异地同城”的生活也将更便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