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曹县5月21日电 题:“宇宙中心”曹县:到底是浪得虚名,还是实至名归?
作者 孙宏瑗
“上有天堂,下有曹县”“北上广曹”……连续多日,山东曹县热度依然高涨,有关曹县的“凡尔赛”话语仍频繁刷屏各媒体平台。
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惠民关注到此事后曾回应:不论是正面还是调侃,都欢迎广大网友到曹县走一走,看一看真实的曹县。
一个曾经知名度并没有特别高的县城,有何魔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山东曹县凭什么“666”?
带着上述问题,如当地县长梁惠民所提议的,中新网记者走进了“宇宙中心”曹县,实地探访了当地汉服、棺材等知名产业的发展现状,了解村风民貌,感受真实的曹县。
家家尽吹“汉服风”
说起曹县的厚实家底,绕不开汉服产业。而提及汉服产业,又不得不提曹县大集镇。
在这个小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汉服产业、电商产业,并从中受益颇丰。
临近“六一”,市场对儿童演出服的需求量倍增,在当地的火热程度不亚于“双十一”。曹县大集镇孙庄村的赵营经常从早上五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找货源、采买原材料、工厂制作、接单、打包、分装、发货……赵营和当地村民开启连轴转模式。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也听别人说开线上店铺能赚钱,我就不再外出打工,回家经营起自己的淘宝店铺。”2012年起,赵营的线上店有序运转起来,刚开始售卖别人的货,利润低,于是决定自产自销。
设计、印花、绣花、加工……赵营和众多村民一样,依托当地的完整产业链,加之政府经常请电商专家给村民讲课授道,及自身夜以继日的坚持,工厂及产业慢慢壮大。
如今赵营的车间有30多台机器、50多个货架,加工的汉服、表演服饰等达300多种。赵营的生活也由此发生转变。“现在通过做电商、做汉服产业,我买了车子、房子,还有自己的存款,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大集镇的男女老少全员上阵,做电商风口的“追风者”。村子里,有人卖汉服布料、有人开绣花厂、还有人卖汉服。相比赵营,“汉服三哥”王逢青的销售模式堪称“2.0版本”。
原本在青岛工作的王逢青看到家乡人通过做电商,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自己也返乡创业,开始在线上售卖汉服,但受去年疫情影响,线上店铺流量不多、推广困难。
寻找出路之时,他在短视频直播平台发现售卖产品的渠道。从第一天卖出一套,到第二天卖出七套,现在一天能出几百单,一年左右的直播卖货,现在王逢青一个月的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左右。
据统计,曹县原创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1/3,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2021年4月的数据显示,曹县“淘宝镇”“淘宝村”分别达到17个、151个,占山东全省的1/7、1/4,实现了“淘宝村”镇域全覆盖。大集镇成为山东唯一淘宝村全覆盖的镇。曹县还建立“海外仓”7个,多年稳居全国第二大淘宝村集群。
“木艺之都”焕新颜
除了汉服产业,备受外界关注的曹县棺材产业、木雕产业也发展势头正旺。曹县的棺材出口到日本,占日本市场的90%。此外,曹县也是中国三大千亿级木制品产业集群之一。
凭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沛的自然条件,曹县适合林木生长,与林木相关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曹县的木制品加工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末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曹县初步形成了育苗、桐木、杨木、杞条四大基地,是“中国木艺之都”“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杨木加工之乡”。
依托优势资源,曹县开辟发展新路径,传统木制品加工企业纷纷“触网”,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工艺品、木制摆件、创意家具等,木制加工产业的丰厚历史底蕴加上年轻的电商力量,“木艺之都”正在焕发新活力。
其中,山东省曹县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木雕工艺品产销量达到了660万套,2020年12月,其产品“曹县木雕”还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该公司的产品种类繁多,不仅有棺材,还有祭坛、工具、灯具等祭祀产品及木雕工艺品。从复杂到简单、从传统祭坛到现代产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
“曹县的火,是有其原因的,关键是如何让它继续火下去。”曹县大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侯正亮说,该镇将紧抓发展机遇期,促进电商持续提档升级、招商引才,并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资源整合利用,实现更好发展。
离开大集镇,驱车行驶在曹县县城,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白天的曹县,人车川流,人们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忙碌;晚上迎着微风夜跑的居民、听音乐跳广场舞的大妈、在广场玩耍的孩童在灯光掩映下更生和谐。
鲁南高铁、雄商高铁在曹县设站。一批便民市场、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城市驿站和便民服务亭相继投入使用。投资43.5亿元新建伊尹公园、东顺河公园,300万平方米绿色长廊扮靓城市空间,曹县“颜值”不断提升。
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无论是乡村面貌还是新兴产业,都让曹县越来越吸引眼球。能不能成为“宇宙中心”关键看实力,期待曹县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