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该院已将超快通道技术应用于小儿心脏手术,截至5月17日,已成功开展7例超快通道心脏手术。院方介绍,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患儿的手术痛苦,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大大提高了我所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综合水平。
据介绍,超快通道心脏手术是近年来国内比较新的儿童先心病治疗理念,是快速康复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超快通道手术不但可以极大减少气管插管脱落、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反映手术质量的指标。
实施超快通道心脏手术,必须由心脏外科、麻醉科以及体外循环团队默契配合,通过标准化的治疗流程才能实现。要求外科医生手术操作精准,确保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要求麻醉医生精确把握手术中的容量控制、循环支持、麻醉药物选择、使用时机等;要求体外循环团队把控术中内环境的维护、超滤效果等,这是对整个团队水平的考验。
4月26日,3岁的小米(化名)成为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位超快通道心脏手术的受益者。
小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对于心脏外科来说是常规手术,既往术后需要在ICU经历几个小时镇静、气管插管下呼吸机辅助呼吸,神志恢复后再拔除气管道管。但与以往不同,心脏外科与麻醉科、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团队共同为小米制定了详细的超快通道心脏手术方案。
小米手术后,在手术室内就拔除了气管导管,头脑清醒的返回监护室。术后当天,小米就能和护士阿姨聊天,喝她最爱的酸奶了。术后第5天,小米顺利出院。
据了解,目前国外心脏中心对于简单先心病畸形和大年龄儿童基本采用“超快通道”治疗。美国先天性心脏病网络协作组把早期拔除气管导管写入了临床指南,成为衡量不同心脏中心成绩和质量的评价指标。
首都儿研所心脏外科主任张辉表示,“首儿所能够在先心病手术上治疗达到这样的标准,说明先心病治疗团队的实力在快速提升。目前,我们主要针对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以及一岁以上的患儿采用这种技术。下一步目标是逐渐开展婴儿的超快通道心脏手术,真正达到国内先进中心水平。”
此外,超快通道心脏手术对麻醉的要求极高,需要采用更加精准的术中监测、麻醉深度及应激水平控制。
首都儿研所麻醉科主任潘守东介绍说,“术中我们利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护仪连续监测麻醉深度,应用速效镇静、镇痛药物和肌松药物实施麻醉,同时与外科医生密切配合,根据手术进程,精准把握用药时机及剂量,并提供多模式术后镇痛,确保手术结束快速拔除气管导管。能够顺利完成该类手术,表明我所小儿心脏麻醉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