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黑龙江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油田抽油机工作现场。(资料图片)
1960年4月29日,大庆油田召开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资料图片)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但到了近代,我国石油工业却在世界上远远落后。直到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的发现让新中国石油工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60多年栉风沐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陆相油田开发技术世界领先,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打造了过硬的“铁人式”职工队伍。其中孕育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轰轰烈烈大会战
初次来到黑龙江省大庆市,大部分人都会感到惊讶:马路旁、社区里、居民楼下,随处都能看见抽油机,这个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磕头机”的设备早已融入到大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但在60多年前,这里的面貌却截然不同。
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工业形势十分严峻。石油作为国家建设的血脉,时刻牵动着国家领导人的心。“一五”计划结束时,原石油工业部是各工业部门中唯一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当时主管石油工业的邓小平随即决定:石油勘探要实行战略东移。
1958年6月,松辽石油勘探局正式成立,并在松辽平原开始了石油钻探。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日产量13.02吨。时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这个新油田便被命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横空出世,打破了中国“贫油”的论断,掀开了中国石油工业崭新的一页。
发现了这样一个大油田,如何开采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1960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原石油工业部关于组织大庆石油大会战的报告。一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依靠外援这条路走不通,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党中央动员3万多名解放军官兵奔赴大庆支援大会战,原石油工业部集中玉门、四川、新疆、青海等各石油厂矿、院校、科研部门共37个单位的精兵强将齐聚大庆,全国人民支援大会战的各类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大庆。就这样,在这片只有百十户人家的茫茫荒原上,轰轰烈烈地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
艰苦创业为祖国
走进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音乐在耳畔响起,一幅原生态的大庆风貌展现在面前。
当时的中国既缺油,又缺钱。大会战队伍提出,要先全局、后局部,先国家、后个人,先生产、后生活。为节约资金,队员们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用4个月时间盖起了30万平方米的土房子,“荒原上出现了一批新的村落,当年实现了人进屋、机进房、菜进窖、车进库的目标。”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讲解员张彬说,在国家经济建设最困难时期,大庆油田为国家节省了超过5000万元资金。
从1960年4月29日到6月1日,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大庆油田生产的原油便汇入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大动脉。1963年,大庆探明了一个含油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2.6亿吨的大油田,这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大油田之一。3年的大庆石油大会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中国终于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1963年,周恩来总理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其中,大庆油田提供的高产原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拼命拿下大油田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中,展示了一部钻机的主机原件,俗名绞车。1960年4月,1205钻井队的钻机运达了大庆火车站,刚组建的萨中探区吊运设备非常少,铁人王进喜带领队友硬是靠双肩双手把总重60多吨的钻机卸了下来、装运到井场,又靠人力把井架立在了茫茫荒原上。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大庆石油大会战,是在困难的时间、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打下去的。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里的一幅油画《会师大庆》,就生动再现了全国支援、激情燃烧、荒原苏醒、大战在即的历史原貌。
在没有吃、没有住、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极端条件下,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人,喊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1964年,党中央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大庆的热潮。张彬说,“工业学大庆”运动在当时对于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了很大作用。
大庆油田的开发,不仅为中国经济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图强建设祖国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激励,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国文表示,大庆石油大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不能忘记,是党和国家调集全国力量,才成就了大庆油田”。(经济日报记者 马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