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要付报装费、开关闸费;供电有调试费、计量装置赔偿费;供气有接驳费、接线费、开通费……据2月22日《法治日报》报道,近期,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对城镇水电气暖等公共事业收费进行清理规范,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的40余项不合理收费将全部取消。
对于此次取消和规范的一系列不合理收费项目,不少用户可谓苦之久矣。一些企业设置不同名目的收费项目,影响着公众对相关公共服务行业的信任和评价,也一定程度妨碍着当地营商环境的改善,甚至间接阻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上述《意见》对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收费的环节、项目和标准做出了详细可行的规定,在“没有合法有效政策依据的既有收费项目全部取消”的总原则下,对哪些既有收费项目该纳入企业经营成本,哪些应由政府负责投入和承担、由政府制定完善成本监审和定价办法,作出了详细要求,同时明确,一些本就收费的延伸服务在确定服务项目和内容且明码标价的基础上,可继续保留。
清理乱收费,往深里推进,这一行动会触及更为关键的问题,即如何理顺政府、企业、用户之间的权责关系。这是推动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
水电气暖行业的不合理收费,背后掺杂多种尴尬的现实因素。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水电气暖企业承受着生态环保、设备维修改造、劳动力等成本高企的压力,企业收益缩水。而此前的一些收费虽然可能备受质疑但对企业来说仍是增收的手段和捷径。今天,想要真正触动这份既得利益,打破乱收费的惯性,难度可想而知。清理乱收费、“做减法”的同时,帮助相关企业在合理框架内寻找新的增量,是相关改革的一项重要“功课”。
水电气暖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其服务本身具有公益性、微利性。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兜底性保障,另一方面相关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比如,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挖掘新的价值增长点;鼓励、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水电气暖行业,强化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运用大数据、新技术等,简化业务办理手续流程,提高劳动力等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城市综合管廊,加强统筹规划,减少频繁架设管线的施工成本;变废为宝,开发附加产品,将冗余热能等变现为真金白银,等等。
曾经,价格不菲的有线电视接入费、固定电话初装费、互联网宽带入户费,如今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历史。相信此次清理规范水电气暖行业收费,能成为深化公用事业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又一生动样本,促进相关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