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小年。夜深人静,寒风凌冽。此刻,在哈大高铁鞍山西站内岔区,却是灯光闪耀、钢花四溅、机器轰鸣,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职工张俊达和工友们像往常一样,迎着呼啸的寒风、推着钢轨打磨机平稳地在线路上匀速行进,砂轮与钢轨接触的地方溅起一串串璀璨的钢花,犹如夜色中的烟花盛宴般绚烂多姿。
推着150多公斤重的钢轨打磨机在道岔上往返20余次、步行2万多步……这是张俊达每天必做的功课,具有10多年的打磨工作经验的张俊达,不仅能准确消除钢轨病害,而且能把误差控制在0.05毫米之内,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粗细。
“高速运行的高铁动车组车轮直接与钢轨接触摩擦,容易产生波浪形磨耗和鱼鳞纹等病害,进而引发晃车,影响旅客的乘车体验。”张俊达介绍说。“钢轨打磨不仅可以延长钢轨使用寿命,而且也是高铁列车‘硬币立起而不倒’的法宝。”
“大家再加把劲,争取今晚打磨完剩下的两组道岔。”张俊达一边在寒风中大声呼喊着,一边娴熟地操作着各种仪器,对道岔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每组道岔打磨前,他要完成钢轨轮廓采集、钢轨光带调查、道岔硬度测量等7道工序。
打磨机摆好后,张俊达下发指令:“打磨队注意了,1号机设成10度,2号机设成12度……”这种作业方式是张俊达的创新,他改变原来的单一打磨角度,在精确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打磨机具选用、打磨量、打磨区域3个方面进行作业,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和精准度。
为了提高钢轨打磨业务技能和实作能力,张俊达通过“理论+实作”的方式,改变传统修理模式,树立预防性打磨及廓形修复新理念,在钢轨病害较轻或还未形成病害时,通过精细打磨使钢轨恢复到标准廓形,确保钢轨能够安全地承载高铁动车组飞驰。
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零下20摄氏度,寒风打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张俊达手中的水性笔也罢工了,甩了几次都写不出字,只好将笔放进怀里暖一暖。
“这里再打一遍,你戴着手套摸得不准,至少差0.5毫米。”每一遍打磨后,张俊达都会脱下手套,用指尖在冰冷的钢轨上反复触摸,感受钢轨打磨后的状态。
钢轨打磨是一项比绣花还要细的精细活。张俊达双手紧握着打磨机,猫着腰缓步前行,他的眼睛死死盯着轨面,全神贯注地观察钢轨与砂轮接触情况,察看打磨时飞溅出火花的大小,动态调整打磨机作业参数。随着磨片与钢轨的摩擦声,空气里迅速弥漫着如烟雾般的铁锈屑。不一会儿,张俊达沾满灰尘的额头上沁出豆大的汗珠。
“每次打磨角度只能增加2度,且单次打磨深度不宜超过0.1毫米,要连续打磨至病害终点再逐步收刀。” 张俊达一边匀速操作打磨车,一边给身边作业人员讲解,经过他打磨的道岔肥边没有了、侧磨顺溜了、掉块不见了,钢轨十分顺滑。
张俊达在实践中研究出不少“绝活儿”。为在有限的“天窗”时间里尽可能保证作业效率和质量,他毫无保留地把打磨的经验和心得传授工友们,还经常组织召开班组攻关讨论会、绝招演示会,通过“教学练比”等现场技能切磋活动,促使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即便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们的衬衣也会完全被汗水湿透。其实苦点、累点都算不上什么,就是总感觉对不起家中担负起全部生活重担的妻子。”谈起这个话题,张俊达感到有点内疚。由于负责全段的道岔打磨和指导培训工作,张俊达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奔波,家里的事情都交付给妻子和老人打理。
“虽然与家人聚少离多,但一想到通过自己的付出能确保旅客平安出行,确保高铁安全畅通,自己辛苦再多也是值得的!”钢花映衬着张俊达坚毅的脸庞。
2月5日4时30分,作业结束。经打磨后的钢轨笔直锃亮,轨面犹如镜面般光洁滑润。
此刻,寒夜中忙碌不停的张俊达和工友们,疲惫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通讯员 李季春 刘博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