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汉字的创制,既吸收了大自然的气象万千,也记录了人伦社会、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深感于汉字文化推广之必要性,北京师范大学汉字学专家孟琢副教授根据大学古代汉语、汉字学课程的基础框架,面向小学阶段的孩子写作了《汉字就是这么来的》系列丛书,精选能体现造字逻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400余个神奇汉字,配以300多幅全彩手绘、文物图、汉字树形结构图,画说汉字的前世今生。丛书分为《走进汉字世界》《字里字外的人体世界》《字里字外的天文地理》《字里字外的动物王国》《字里字外的人文历史》《字里字外的衣食住行》六大模块,以一个个汉字穿起一条条知识线,带孩子读懂5000年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磅礴巨变。
给孩子的《说文解字》:破除对汉字的隔膜
在《汉字就是这么来的》的作者介绍中,有这么一段话:“他喜欢书法和小猫,一只叫‘求求’,一只叫‘随随’。其中,‘随随’的‘随’可不是‘随便’的‘随’。买猫前他卜了一卦,是吉祥的随卦,因此有了这个名字。”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看到一个字,第一反应都是那个字最惯用的解释,而实际上,每一个我们使用的汉字,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传统学术门类中,便有以汉字为核心的学问,那便是传统的文字训诂之学。师从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孟琢继承的便是章(太炎)黄(侃)国学传统。章太炎是“入世”的学者,在致力于学术研究之余,积极投身于革命浪潮,更肩担起教育的重任,影响了一大批现代学者。象牙塔里的学术火种,只有播在学生的心中,才能燃烧得更久。
“这些年来,我自己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是《说文解字》。我深深地为汉字之美所吸引,在研读《说文》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把汉字的精彩与魅力传递出去?”自2011年留校任教以来,孟琢就在北京师范大学里担任古代汉语、汉字学、四书精读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听上去颇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距离感,但孟琢生动的讲授却总能让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孟琢看来,有趣与深刻并不相悖,关键看你有没有找到恰当的讲授方法。但是,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汉字知识,能讲给小学生听吗?“永远不要小瞧孩子的理解力,”孟琢说,“这套书的框架,其实就是大学中古代汉语和汉字学课程的框架,只不过我根据孩子的思维方式,在讲授方式上做了调整,又增添了图像辅助。”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学术始终是孟琢的最大兴趣,但目前教育环境下的汉字教学情况,让他感到十分忧心。“课堂里的汉字讲解十分有限,社会上的一些汉字文化读物,又有着各种各样的‘硬伤’。”谈及汉字的错误解读,孟琢感到十分无奈:“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比如有人把‘鹅’讲解为“我的鸟”,那‘鸡鸭’怎么办?”还有人表现出了严重的“繁体字崇拜”,觉得繁体字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的简化有其道理及依据,简化了才能便于书写,而且许多简体字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孟琢表示,这些误读体现出了汉字文化普及的缺失。
相比于令人遗憾的汉字教育现状,孩子们对于汉字的求知热情却令人惊喜。2013年前后,孟琢曾经给一群小学生上过汉字文化课。“对于汉字,大多数孩子还处在一种‘日用寻常而不知’的状态。”孟琢说道,“但他们一旦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就会乐在其中。因此,一定要破除孩子们对汉字的隔膜。”
字理与文化:一个字背后的万千世界
如何破除孩子们对汉字的隔膜,为孩子们打开汉字世界的大门呢?孟琢总结了几条原则,这也是《汉字就是这么来的》的理念和追求。
首先,给孩子讲汉字,一定要符合汉字自身的历史、规律与体系,做到准确严谨,以汉字学的研究为底色,从汉字的系统出发讲解汉字。只有透彻理解造字的原理,才能正确读解汉字,从而找到字与字之间的关联。部首是孩子们学习汉字的起点,《汉字就是这么来的》便以基础部首作为关键节点,以部首带出相关的字,帮助孩子系统性地理解汉字。
其次,给孩子讲汉字,要做到深入浅出。深入,要以学理为底色;浅出,除了语言的通俗易懂之外,还要把握汉字讲解的形象性特点。在《汉字就是这么来的》撰写过程中,孟琢与美编进行沟通配合,以古文字字形为基础,设计绘制了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与文字相配合,真正起到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并记忆字形的作用。
再次,给孩子讲汉字,要充分沟通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不是就字讲字,而是要因形求义,通过汉字的分析理解语言、解读经典。汉字与汉语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古汉语的学习,对我们准确地掌握现代汉语,也有重要的意义。在《字里字外的人体世界》中,有一节讲的是“企”字。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字,《说文解字》中对于“企”的解释是“举踵也”,也就是踮脚站立的意思。由此观之,“企鹅”的名称由来也就很明白了:企鹅站立时就是踮着脚、翘首期盼的样子。
最后,给孩子讲汉字,要打通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联,进行充分的文化熏陶。在这套书中,讲“夫”的时候,会介绍古代的冠礼,这是一个少年走向成年时最重要的礼仪;讲“水”的时候,会介绍“水”和古代法律文化的关系;讲“肉”的时候,会给大家讲一讲“束脩”,一起考证一下孔子当年收了多少学费……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认识一个字,也就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中国文化。
大学标准 小学趣味:学者应当肩负起文化普及的责任
除了讲课与写书之外,孟琢还带领着学生运营着“章黄国学”公众号,致力于打破学术与大众之间的壁垒。在他看来,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存在隔阂,国学可以与动漫等流行文化擦出火花,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完成了汉字系列的课程与书籍后,继续撰写“四书五经”的普及读物,也是孟琢接下来的目标。此前,他已带领着学生们绘制了《孔子曰》漫画,以漫画形式生动讲解孔子与《论语》,在公众号上进行连载,一经推出便引发好评,最近也结集出版为书。
孟琢认为,学术大家从事普及工作是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这也是青年学者的学习榜样。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分子都自觉承担起了文化普及的任务,如朱自清、顾颉刚、王力、朱光潜、李长之、陆宗达等。这些大家笔下的科普读物篇幅不大、内容平易、语言轻松,却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教育热忱,至今都是经典。从这一传统中可以认识到,把学术知识用“接地气”的方式讲给普通读者听,让他们理解并喜爱,绝对不是“小儿科”,而是对学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深厚的积淀,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要有清晰的表达,深入浅出地讲解;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尝试新颖的表现形式。
而面向青少年普及学术知识,则更是一种挑战。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正确、高效又富有趣味的讲解。作为从事文化普及工作的学者,孟琢引用了他的好朋友谢琰老师的话:“大学标准,小学趣味。”也就是说,既要保持大学教学标准,又要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既保持学术品质,又放下学者架子。
“有句话说起来好像有点大,但确实可以算是我从事文化普及工作的最终目标吧,”孟琢笑着说,“那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关键词: